Skip to content
首頁 » Blog Archive » 遇到翻滾流有機會脫離嗎?

遇到翻滾流有機會脫離嗎?

從理論和實務操作技術看是可行的,但極度困難,需要平時有訓練和當時的運氣兩者俱備。

網路上各方專家指出的方法,稱為 「深潛穿越法」(Dive & Escape),操作的技巧如下:

  1. 發現自己被卡在翻滾流中(原地打轉)出不去。
  2. 深吸一口氣,下潛至水底。
  3. 水流底部因摩擦力降低翻滾流動力,會有向下游前進的水勢。
  4. 沿著溪底向向前方游動 2~5 公尺逃離翻滾流。
  5. 或向「兩側」橫向游出翻滾流核心。

理論可行的理由是,野溪小型的瀑布、深潭或高低差產生的小潭水,觀察(非調查)深度大概2~5公尺,翻滾流的中心點外擴直徑也差不多這個大小。在這個深度和規模經過練習,水性不要太差的話,是可以做到下潛到溪底,再向前或向兩側游出2-5公尺離開翻滾流核心。

但是,意外的意思就是意料之外,開放水域,尤其是溪流,地形地物隨時在改變,你無法掌握,不像游泳池地是平的、水是清的,今天去游泳是這樣,下個月、明年再去還是ㄧ樣。困難在於:

  1. 需要有訓練:一般瀑布、潭水深度 約略2~5公尺(或以上),如果沒有訓練過,光會游泳沒有能力潛下這個深度,何況在台灣多數人不會游泳。
  2. 需瞬間決定:
    有多少人有把握在陷入翻滾流恐慌中,還可以冷靜思考,當下決定冒險向不可知的溪底試命運,可能還沒嘗試之前就已經嗆水昏迷。
  3. 救生衣浮力阻礙:
    如果你身上有穿救生衣,一般人平時都不太注意救生衣有多少個快卸扣,臨時租借的更是不熟,要在水中快速脫衣再潛入水底,不會那麼順利。
  4. 白水區浮力差:通常翻滾流區同時也多是白水區,只是範圍大小和白水空氣比例多少,如不幸在含大量空氣的白水區,浮力小想要大吸一口氣再下潛都很困難。
  5. 無法判斷方向:
    這種區域,溪水不會很乾淨,溪底不會明亮,且在泡沫區中,水流混濁,很難辨識方向是往下流還是左右,稍有判斷錯誤,運氣也用完了。
  6. 水底下的環境難測

瀑布、潭水下面經過大雨、大水沖刷,水底地形、地物經常改變,上個星期的水下障礙位置和這星期可能不同。何況玩水游客沒人知道水底有什麼障礙。

翻滾流有機會脫離嗎?小編教練不能說沒有機會,因為理論可行,專業高手也不是沒有,再來是所處的翻滾流行態千百種。不過,因為變數實在太多,不是一般人不應該嘗試,就連訓練過的專業人士也不該輕易冒險,因為能不能脫離,運氣比技術佔更高的比重。

結論是:「預防優先、絕不涉入翻滾流現場」,一旦發現翻滾流,第一指令是「遠離」,而非嘗試穿越或冒險施救。

#激流救生 #翻滾流 #白水區
#救生班#救生教練班
#台北市水上救生志工協會

遇到翻滾流有機會脫離嗎

Join the conversation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